首页 > 要闻 > 正文

拾金不昧完璧归赵 集体决定不留姓名

 发表时间:2016-05-11来源:大邑文明网责任编辑:吴婕

大邑中学徐浩瀚等7名高一年级学生

3月7日上午10点,家住大邑县翰城国际小区的彭敏把一面写有“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送到大邑中学,希望学校帮助寻找做好事不留名的好学生。经过多方寻找,3月14日,校方终于找到了徐浩瀚、李鉴葳、任柏苍、许昌翰、李毓睿、李铭渝、安天驰等7名拾金不昧好少年。

事情要从3月4日(周五)晚9点半说起。当晚,在县城做服装生意的彭敏揣着近段时间的营业款到家门口的自动存款机存钱。待钱存好后,由于粗心大意,装有银行卡、信用卡、身份证等10余张重要证件和1470元现金的钱包从彭敏腰包里滑落,而她毫无察觉地离开了。

晚10点20分,大邑中学晚自习结束不久,徐浩瀚等7名高一年级学生结伴回家。在途经翰城国际外的建行大邑支行时,走在台阶上的徐浩瀚隔着自动玻璃门,看见地上有一个钱包,立即走进门内将钱包捡起。想到失主掉了钱包一定很焦急,七名学生商量后,立刻拨打110。

晚10点40分,民警陈治江和2名同事赶到现场。“警察叔叔,我们捡了个钱包。”刚到现场,学生们便围了上来,主动递上钱包。陈治江接过钱包,拉开拉链,当着2名同事和7名学生的面,当场点清现钞和各种证件,并录像取证。“当询问这些学生的姓名和班级时,他们只说是大邑中学学生,却怎么都不肯说年级、姓名。”陈治江说。

根据身份证信息,得知失主为晋原街道坪域村人。陈治江立刻联系该村村委会,通过村委会联系上了失主彭敏。“当时给我说钱包掉了,我第一反应是咋可能呢?马上把腰包翻了个遍,确实没有。”彭敏说,虽说钱包里现钱不多,但证件都很重要,当时她别提多焦急了,穿着睡衣就急急忙忙出了门。此时已是晚上11点过了。

钱包失而复得,彭敏心里有股暖流在涌动。她心想,周一不做生意了,一定要去学校找到这些娃娃,当面感谢他们。

3月7日(周一)一大早,彭敏就和大邑中学校团委取得了联系,而此时学校还不知道发生了此事。经过大半天的寻找,仍未有学生承认做了好事。

没有找到这些娃娃,成了压在彭敏心中的一块石头,也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随即召开“寻找大邑中学最美的人”专题工作会,确定了由校德育处牵头,校团委、学生会负责宣传宣讲拾金不昧事迹的方案,并借助校园广播电视台与海报,广泛开展寻找活动,却一直没有同学承认。3月12日,彭敏和学校老师一起观看了当晚民警取证时的视频资料。由于晚上光线不佳,视频画面较差,只能模糊看清学生们穿的是高一年级校服和两名学生的脸。彭敏说:“我是真想找到这几个娃娃,通过视频总算是见到他们了。虽说看不大清楚,也不知道名字,但心里确实很高兴。”经过多方努力,3月14日,终于确定了视频中的一名学生为高一年级(6)班的李鉴葳。

3月14日上午10时,在校团委书记黄磊老师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李鉴葳。当提及为什么做好事不留名时,他说:“我们商量好了的不留姓名,因为我们觉得这是学生应该做的。”在李鉴葳的带领下,我们先后找到了徐浩瀚、任柏苍、许昌翰、李毓睿、李铭渝、安天驰。

“发生这件事学校并不意外。近年来,学校特别重视德育工作,在学生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雷锋精神等,不断提高老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黄磊说。当学校将7名学生拾金不昧不留名的事迹分别告知家长时,家长们纷纷表示“才晓得有这回事”。任柏苍的父亲任德春说:“家里也是这样教育娃娃的,要他做个诚实的人,他能这样做,家里人感到很欣慰。”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对徐浩瀚等7名学生拾金不昧的行为进行表彰,并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德育工作,掀起新一轮“学雷锋,做好事”高潮。彭敏也表示,她将于近期再次前往学校当面感谢7名学生。(杨颖  文/图)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我们从小就哼唱这首儿歌,那时,就知道捡了东西要归还的道理。时代不同了,但7名高一学生将捡到的钱包交给民警,再次用事实证明,拾金不昧的优良传统没有被丢弃。千百年来,它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仍然薪火相传。读着这样的好人好事,唱起《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这首儿歌,依然能激起我们内心最温暖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