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县用真情和爱心守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发表时间:2018-07-25来源:今日大邑责任编辑: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或者寄来的汇款单中感受到父母的存在。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由于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大邑县也有数量不少的留守儿童。去年以来,团县委牵头打造了“留守儿童之家”“大邑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中心”“讲个故事吧”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和“情暖童心•阳光伴我行”关爱留守儿童等项目。












辉辉:我再也不觉得孤单了

去年8月,花水湾镇黎沟村留守儿童之家在团县委和花水湾镇党委的引导、支持下正式成立,落户于该镇花园小区。留守儿童之家设立了国学启蒙教育区、430辅导区和儿童读书区,配备了文体活动娱乐器材,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各种温馨服务。此外,留守儿童之家还成立了1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担任留守儿童的临时父母、贴心朋友。

“注意啦,‘他常常回忆过去的往事’这句话的语病在于意思重复,应改为‘他常常回忆往事’。”7月11日,记者来到花水湾镇黎沟村留守儿童之家,志愿者正耐心地给一名孩子辅导暑期作业。一旁的阅览室里立着几个大书柜,《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马小跳》等儿童趣味、科普读物排列整齐,几个小朋友捧着书看得津津有味,家住黎沟村的辉辉(化名)便是其中之一。下学期就将读三年级的他在出阝江镇上学,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一年团聚的日子用手指头都能数出来。“别的小朋友有爸妈接送上学,而我却只有爷爷陪着。”辉辉说,他每逢节假日、做作业、不开心的时候就特别想念爸爸妈妈,希望他们陪在自己身边。

现在,辉辉的这些愿望,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哥哥姐姐就能帮他实现。平时放学回家,辉辉可在430课堂和小朋友们一起完成作业,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得到解答;节假日还能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外出游玩、文艺表演、手工课、国学课、书画课等。“今年母亲节我给妈妈做了小卡片,妈妈高兴得不得了,端午节还包了粽子送给爷爷,爷爷也夸我懂事呢。”说到在留守儿童之家的收获,辉辉的脸上满是自豪。“这儿就好像‘家’一样,我再也不觉得孤单了。”

皓皓:有人陪我关心我了

“皓皓开门,王阿姨、张阿姨来看你了。”当天,记者跟随黎沟村留守儿童之家工作人员王燕、张静看望放假在家的留守儿童皓皓(化名)。

皓皓读二年级,自小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爸爸在外打工,逢年过节才回家一次,妈妈则偶尔会在微信上视频一下。由于缺少父母关爱,皓皓很内向自卑,不愿与生人接触,心里有什么想法就连爷爷奶奶也不告诉。自从王燕、张静定期开展上门家访后,皓皓慢慢敞开了心扉,变得开朗起来。“一开始皓皓挺抗拒的,我们就带点小礼物,像朋友那样和他开开玩笑,最主要的是鼓励他,增强他的自信心。”王燕说,时间久了以后,皓皓和她们熟悉起来,有什么心事都愿意说出来了。如今,皓皓课余时间还积极主动参加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家里墙上贴着的“2017-2018学年下期作业展评二等奖”和“立定跳远比赛第一名”就是他不断成长、改变的最好见证。“以前很孤单,有什么事只能闷在心里。”皓皓拉着王燕、张静的手笑着说,“现在有人陪我、关心我了,所以我要展现自己,不让大家失望。”

像皓皓这样的留守儿童,黎沟村还有八九名,工作人员为他们都建立了档案,定期上门家访,了解他们近段时间的困难和需求。“山上住着的几名孩子最欢迎我们去家里了,每次去我们都会带几本书,虽然在物质上没法帮助他们太多,但在精神上我们会尽最大力去鼓舞他们,让他们的成长之路充满爱。”张静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