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见效需提升“主人翁”意识
11月19日,“文明始于心 分类践于行”成都市文明环保主题宣传活动在热闹开市,活动设置了七大互动环节,环保企业、环保志愿者等社会各界力量化身“环保主播”“科普摊主”聚在街头为环保代言、为垃圾分类小技巧“带货”,让市民们在寓教于乐中“拿捏”环保知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为建设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红星新闻网)
毫无疑问,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很多人如志愿者们为之付出了大量的劳动,让街道整齐、小区整洁、环境优美、城市可爱。但这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在实施了数年后,进度仍然缓慢,有些地方还在探索阶段,甚至实施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为什么呢?
在笔者看来,“主人翁”意识不强是垃圾分类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主人翁意识不强,就意味着对公共空间没有责任感,随意丢弃垃圾并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甚至可能会有占便宜的心理。举个例子,在自己家里,香蕉皮等垃圾一定会扔到垃圾桶里,而且生怕弄脏家里的物品,可一旦走进无人看管的草地,我们就会变得恣意,处理垃圾的方法就更加“灵活”。因为垃圾带不带走、分不分类,并不会对其生活造成困扰,而且自会有人去处理这些垃圾。
破解垃圾分类难,亟需提升市民的“主人翁”意识。一方面靠“教”,既是垃圾分类方面的宣传教育,又有公民道德素养提升方面的素质教育,多一些接地气的宣传,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鲜活的打动人心的案例让人受到触动、得到启发、产生共鸣。另一方面靠“罚”,因为没有处罚的倡议缺乏约束力,效果会打折。对公共空间造成污染的、垃圾分类执行不到位的,可采取必要的辅助措施予以处罚,不了了之的宽大,只会放纵熟视无睹的破坏,有了处罚,涉及到切身利益,再难的分类也会立竿见影。
当然,垃圾分类需要因地因人制宜的人性化举措。有些地方的垃圾分类明细过于繁琐和专业,对于普通人来说,真正学会弄通垃圾分类需要时间和耐心,这不符合方便群众、便利生活的原则。比如在老人居住较为集中的小区,垃圾分类可以更简单明了一些。易识别、易处理的暖心举措,会让垃圾分类更容易实现,良好的习惯也更容易养成,主人翁意识更容易滋养。
垃圾分类不是目的,而是过程,是为了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希望人人都能提升责任感,让垃圾分类铭之于心、践之以行,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