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茫茫草原苦寒不在 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发表时间:2016-09-20来源:责任编辑:

“红三军在草地里走了整整七天,终于进到班佑。红十一团过了班佑河,已经走出了七十多里,彭德怀军长对我说,班佑河那边还有几百人没有过来,命令我返回去接他们过河……那河滩上坐着至少有七八百人,他们静静地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他们一步一摇地爬出了草地,却没能坚持走过班佑河。他们带走的是伤病和饥饿,留下的却是曙光和胜利。”这是红三军11团政委王平在1985年撰写的《王平回忆录》里的一段话。

8月27日,采风团一行,在80年后再一次踏上这片神秘的草原,来到王平上将记忆中的那条班佑河畔。

8月底的若尔盖草原刚刚度过了她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平坦宽阔的213国道蜿蜒而过,往来的大货车、旅游客车、自驾小车络绎不绝。牧民骑着马、扬着鞭,赶着成群的牦牛和马匹漫步在草原上,不少牧民还在草场上做起了旅游生意,骑马、烤羊、喝最正宗的酥油茶成了游客体验草原风情的几大特色。水草丰美的若尔盖草原一派和谐繁荣,当年的苦寒再也不见踪影。

为纪念这些红军战士,完成王平将军生前遗愿,2008年至2009年,王平之子范晓光先后两次到若尔盖县班佑村考察,并投资建设“胜利曙光”雕塑。2011年9月28日,雕塑正式落成。雕塑上,那些在班佑河旁牺牲的红军战士栩栩如生,“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胜利曙光”的大字格外耀眼。当下,曾经的沼泽变成了肥美的草原,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这里人民生活幸福,文明和谐,这不正是长征路上无数英烈付出生命追求的光辉胜利吗?

告别“胜利曙光”雕塑,沿着213国道前行几分钟后,采风团一行来到了姜冬村。路旁伫立的“七根火柴”雕塑十分显眼,一只宽大的手掌从草地上破土而出,冲向蓝天,手掌上托着一本展开的党员证,党员证上整齐地摆放着七根火柴。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小说《七根火柴》里的一幕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一时间,仿佛整个草地都是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前进的方向……

1935年8月,红军长征至若尔盖草原沼泽地,发现了姜冬村这一大片柳树林,也就是小说中的“小森林”,这成为战士们难得的宿营地。小说原型是红一军二师四团团部党支部青年委员兼宣传干事郑金煜。郑金煜过草地认真搞宣传、拣重活,直至最后牺牲,牺牲前还念念不忘另一个普通战士贴身藏着火柴的细节被该团政委杨成武记载在《毛主席指示我们过草地》这篇回忆录里。1958年,著名作家王愿坚根据杨成武将军回忆录,创作了《七根火柴》这篇名著,并入选全国中小学课本。

“七根火柴”雕塑后面还有一座石像雕塑,一位红军战士扶着另一位战士躺在自己怀中,仿佛在听他诉说最后的愿望。这名战士叫什么,谁也不知道,他是长征路上牺牲的许多无名战士中的一员。他们没有卓越的战功,甚至没有留下更多的个人信息,但他们为了理想,为了人民的解放义无反顾地投入到革命中,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小孩子们依然在雕塑下面奔跑,牧民正从容地准备着可口的牛羊肉,等待着来往的游客。村子里“和谐路”、“友谊路”平坦整洁,延伸到远方,青青的牧场上,牛羊正啃食着香甜的青草……这种幸福而惬意的生活,是无数红军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长征精神是伟大的,我们坚信,它将代代相传,不断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奋力拼搏,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曙光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