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川藏群众 打造一个温馨家园
1984年,张利全从老家四川省大邑县来到拉萨打工。30年来,在这块异域他乡的土地上,从最初的建筑工人,到建筑市场老板,张利全通过挥洒自己的汗水与艰辛,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
如今,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四川省大邑县驻拉萨流动党员党委书记。这是一个致力于加强对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就业、维权和加强党员流入地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等工作的党组织。
2008年,以党支部名义成立的四川省大邑县驻拉萨流动党员党委,最初仅有19名流动党员,经过5年多的发展,如今已茁壮成长为下设6个党支部、党员达到159名的党委。党委各支部被广大流动党员和农民工赞誉为“雪山支部”,并在他们中流传着“有困难找‘雪山支部’,‘雪山支部’是我们农民工温馨的家!”这样一句话,这段话也激励着张利全致力于打造一个温馨家园。
张利全说:“自2008年初成立党组织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流动党员和农民工之家、服务川藏两地发展目标,在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上进行了积极大胆地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基层群众之路。”张利全和他的班子成员结合川藏两地相连,四川在藏农民工和流动党员较多这一实际,确定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在藏务工的流动党员和农民工的温馨家园。
“党组织成立之初我们就公开承诺,凡是在藏务工的老乡,党委都将为其免费发布务工信息,联系务工单位,提供维权服务。”张利全介绍说,他们也会尽力提供帮助,来解决进藏大邑籍农民工权益保障出现的各种问题。张利全在四川省大邑县驻拉萨流动党员党委成立暨第一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显示,5年来,他们共帮助4300多名农民工实现就业;协调处理农民工纠纷等问题60余起、协助处理农民工工伤事故46起;帮助320余名农民工讨回工资480多万元;资助45名没有路费的农民工返乡,资助金额达55000余元。
积极开展维权工作
“现在很多打工的农民工兄弟都知道我们的党组织是为他们服务的,经常有人打电话或上门来咨询和登记,甚至成都地区以外的农民工,也会来找我们帮助解决问题。”党组织在农民工中逐渐出名,让张利全很是骄傲。
张利全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2013年,来自四川省彭州市的朱世建在拉萨一工地打工时伤到了手,多次与老板协商无果后,他咨询了多个部门,但进展缓慢。无奈之下,他的儿子在网上找到了张利全和他的流动党组织,并向他们求助。张利全了解这一情况后,当即与朱世建电话联系,请他到办公室对事情的经过作详细地了解和登记。经了解,这起工伤事故的主要问题是原用工单位和现管理单位不一致,导致工伤的责任难以认定,无法在短时间内及时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张利全和党委6名同志想尽办法,多方求助,多次苦口婆心地与用工单位交谈和协调,最终得到了双方都接受的满意结果——原用工方老板一次性赔偿朱世建伤残赔偿金6万元。同年的10月26日,这个历经7个多月的工伤事故纠纷终于得到圆满解决。而这仅仅是张利全和流动党组织帮助农民工维权工作中的一个例子。
勇敢探索促进民族团结之路
四川省大邑县驻拉萨流动党员党委和张利全还积极探索促进民族团结的路子。
“我们一直重视各地党小组的群众工作,抓好当地藏族群众的技能培训,努力帮助他们提高个人收入。支部下属的各地区党小组积极培训藏族群众1500多人次,培训后的平均收入提高50%以上。”
四川省大邑县驻拉萨流动党员党委和张利全积极动员在各地区的流动党员企业家所开设的宾馆、茶园、工厂、建筑工地都带头聘用当地的少数民族服务员、经理、管理人员、保安、建筑工人等。党组织成立至今,已为当地藏族待业青年提供了2500多个就业岗位、慰问了28名贫困藏族老党员、资助了22名藏族贫困学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和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对于党组织未来的发展,张利全的心中充满了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