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志愿者 为下一代做点事

 发表时间:2017-10-27来源:今日大邑责任编辑:吴婕


“要注意站姿,注意表情,注意形象,演唱时要声情并茂、字正腔圆……”日前,记者见到郑显芳时,62岁的她正在和伙伴们排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颂党、歌颂祖国的节目,并指导着大家的表演细节……今年9月22日,她获得市委老干局、市精神文明办、市老年大学授予的“最美蓉城金秋志愿者网络人气奖”殊荣。

不做老板  做志愿者

2010年4月,年满55岁的郑显芳退休了。她认为,退休后打发充裕时光的最佳方法就是发挥自己能歌善舞的专长。于是操一口标准普通话的她,于这一年办起了自家的婚庆公司,亲自担纲婚礼节目的主持人,并按客户的要求和意愿,撰写热情洋溢的主持词,为新郎、新娘现场演唱《报答》《好日子》《欢聚一堂》等红歌。

尽管有了自己的婚庆公司,但郑显芳仍挤出时间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县上和有关部门组织的文艺演出活动。同年10月,县关工委负责人找到她,希望她牵头组建一支关工委演出队伍。她二话没说,便承担了这个组团的任务。之后,她邀请几个善于唱歌跳舞的老朋友一起成立了“县关工委艺术团”,并担任团长。从此,她发挥歌舞专长,以坚实的行动,成为一名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志愿者。

这时,有个问题摆在郑显芳面前:县关工委的演出活动与她的婚庆业务有所冲突。郑显芳经过反复思考,毅然以关心下一代工作为重,果断关了自己经济效益不错的婚庆公司。有熟人问她:“现有的婚庆公司你不做,而去做挣不到钱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你觉得划不划算、值不值得、开不开心呀?”她对熟人说:“我和丈夫的退休工资够用了,趁着自己还不是很老的时候,为少年儿童做一些有益的事很值得、很划算、很开心。”

郑显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去做的。建团初期,活动经费不多,她就自己想办法,从市场买回纸壳、竹竿、木条等材料,自己动手编织花篮、花环、绣球、酒罐等演出道具;举行专场演出,团里没有现成的音乐伴奏设备,她就和演员们从家里带来乐器和音响。同时,她着眼于演员队伍建设,迅速将艺术团的队伍发展到20多人。

自编自导自演  传递正能量

由于郑显芳工作认真,勇于进取,带头歌舞,成绩突出,受到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注,先后被任命为关工委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主任兼秘书长。深感责任重大的她,发动一批“五老”志愿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深化关心下一代工作,帮扶困难儿童和贫寒学子,并在创新关工委艺术团演练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

7年间,郑显芳紧紧围绕县关工委宣传工作,潜心创作了《啊,关工委》《中国梦,我的梦》《关爱像首歌》《夕阳朝阳共辉煌》等歌曲以及文艺小品《娃娃,亲人盼你回家》《如今大邑“港”得很》和三句半《社区百姓热爱党》等作品。在节目排练中,她既当导演,又当演员。同时,他还联络县内外200多名爱心志愿者捐赠10余万元,帮助本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起了康复理疗室,并热心与孩子们联谊,支持鼓励他们参加关工委艺术团的公益演出。

在繁忙的工作中,郑显芳注重两个“走”字,一是“走基层”,主动参与县上的“歌舞大邑”、文化走基层活动,用歌舞形式传递蓬勃向上的正能量,为弱势群体送温暖送关爱;二是“走出去”,带领关工委艺术团,为敬老院的近300名孤寡老人进行巡回慰问演出,把大邑人的关爱之情送到老人的心窝上。其间,一位大娘握着她的手说:“你们唱得好,舞跳得漂亮,今天我们像吃了‘开心果’,心里真是高兴得很!”

如今,62岁的郑显芳对关心下一代工作依然乐此不疲。她表示,要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继续唱下去、表演一辈子。(何其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