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18年,白衣天使平安迎接6000余个新生命的诞生

 发表时间:2016-05-16来源:大邑文明网责任编辑:吴婕

白烨医生正在为孕妇检查

白烨,女,共产党员,现年43岁,县妇幼保健院院长助理、副主任医师。从医18年以来,她用医术守护生命,用爱心感动患者,用双手平安迎接6000余个新生命的诞生;她坚持不断积累、不断“充电”,一步步由青年医生成长为县妇产科学科带头人。2013年,她荣获“全国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4小时待命,一个急诊电话就赶到病人床前

“今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好点?”这是白烨平时查房说的最多的,总是能看到她微笑着亲切地询问病人病情,不时用听诊器或其他医疗器械进行检查。“白老师医术很好,给我们检查身体时,很仔细、很有耐心,她还经常给我们讲生产的知识,我不像刚来时那么紧张、害怕了。”产妇张女士说。

除了日常巡查外,白烨的手机一天24小时都是开机待命状态,只要接到急诊电话,不管在做什么,她都会迅速赶到医院,常常通宵达旦抢救病人。对于她来说,没有节假日,没有白天和夜晚的差异,随时处于待命状态。记得2016年正月初六,大家都享受着春节里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一个急救电话,她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了解病情,一个只有40公斤的女性,宫外孕大出血,腹腔内出血达2500ml,生命垂危,时间紧迫,她当机立断,急诊手术,并迅速组织多学科人员参与,分工负责,投入争分夺秒的抢救,饥饿、疲倦全然不知,病人各项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手术顺利,抢救成功,大家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象这样经常性的加班不计其数,她常常无暇陪伴照顾自己的双胞胎女儿和爱人,每每谈及,她说有愧疚,但更多的是给女儿做了榜样,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妈妈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的态度,在她以后的职业中相信更胜于妈妈。在做好本院工作的同时,白烨还担任县产科急救办负责人,全县范围内的产科医院一旦有急救需求,她总是第一时间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参与急救。记得去年的一天凌晨3点,县二医院一位24岁的年轻妈妈突发产后大出血,生命垂危。正在睡梦中的白烨接到急救电话,不顾白天工作的劳累立即前往抢救,一到现场就投入紧张的抢救工作中:手术、输血、用药……时间一分一秒的流过,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抢救的关键时间,白烨争分夺秒,奋战6个多小时,终于把产妇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当完成手术时,白烨已经满头大汗直不起腰了,但让她最欣慰的就是产妇能脱离危险,母子平安。

勤奋求学,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医学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学科。一直以来,白烨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不仅注重临床经验积累,还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并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先后在国家医学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妇产科学术论文。

为了让自己的专业技术上一个新台阶,提高自身素养,2011年至2014年间,白烨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四川大学公共卫生管理研究生课程,取得了硕士学位。读书期间,她满满的一天工作后,全然忘记了疲劳,每天17:30下班后,独自开车到成都赶19:00的课,上完课匆匆赶回家已经11点多,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毅力支撑激励着她,就这样坚持了两年,学完了所有理论课程。最后一年为完成毕业论文,她走遍成都市周边6个县的乡镇医院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收集数据样本400个,就这种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研态度,圆满完成了毕业论文,并得到答辩组专家一直好评,被评为优秀论文。

走村入户,送健康进家庭进社区

在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工作推进中,白烨在县乡政府和妇联的安排部署下,与多部门进行协调,制定了详实的筛查方案,精心组建两癌筛查的专业技术小组,在大邑县20个乡镇进行了4年的筛查工作。在开始阶段,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她走乡入户50多家,进行入户调查、了解情况,并面对面给他们进行宫颈癌、乳腺癌及妇科疾病的科普知识讲解,并在各乡镇进行了40多场的“送健康”知识讲座,增加了妇女同志对妇女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了她们的健康意识。广大妇女同志在“两癌筛查”工作中参与度得到了逐年提高,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和常见多发病得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大提高了大邑县妇女的健康水平。在2013年获得“全国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先进个人”荣誉。

“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诞生时,当病人的疾病得到康复时,当一个个病人对我说谢谢时,我感受到的是满足、幸福和自信,也正是这份幸福和满足激励着我,忘我工作,为工作忘我学习。”白烨说。

好人寄语:“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诞生时,当病人的疾病得到康复时,当一个个病人对我说谢谢时,我感受到的是满足、幸福和自信,也正是这份幸福和满足激励着我,忘我工作,为工作忘我学习。”

道德评语:24小时待命,一个急诊电话就赶到病人床前;勤奋求学,不断提升自身素养;走村入户,送健康进家庭进社区。从医18年以来,白烨用医术守护生命,用爱心感动患者,用双手平安迎接6000余个新生命的诞生,她坚持不断积累、不断“充电”,一步步从青年医生成长为县妇产科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