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模式”虽好 亦需细心呵护

 发表时间:2017-04-24来源:大邑文明网责任编辑:吴婕


今年4月1日,一场旨在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体验的“厕所革命”在成都拉开序幕,根据目标,所有景区都将在5月1日前配备厕纸和洗手液。这本来是一件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好事。但没过多久,一条“7天消耗1500卷厕纸”的新闻出现了。新闻中提到,因为大家用纸量太大,导致清洁工每隔一个小时就要换一批纸篓。

从共享单车被人恶意损毁的报道频发,到“厕所革命”刚刚打响便遭遇浪费的尴尬,这些原本是惠民利民的好政策如今却处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现在很多人都在埋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却忘记了人性之美,忘记了进行自省及自我约束。如果放弃继续执行这些共享形式,许多人会抱怨失去了原有的便利;如果仍维持现状继续下去,最后的结果可能让人“不忍直视”。那么,这种“共享模式”怎样才能健康、长远地发展下去?

政府的强制管制非常具有必要性。例如在公厕设置人脸识别器,对随意浪费者进行公示。也许有人会质疑:这算不算对公众的不信任?诚然,这种强制性的做法会给人带来一定的不适应,但在整个社会的总体素质到达我们所期望的水平之前,可能还是需要一些制度上的约束,来规范其行为准则。

这些行为的发生,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有一些人并未做到自省自律,这也需要社会主流力量进行宣传,树立正确的榜样形象去影响更多的人,最后扩散到整个社会。虽然这些事情的发生难以完全杜绝,但榜样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做了这类事情的人进行自我批评教育,提升自己人格,认识到这种“共享模式”是社会福利,虽然人人有权享受,但也人人有义务去维护。笔者相信,通过这样层层的影响及自省,我们会变得更好。

这些行为的发生,代表了这些人心中没有自己的尺度,没有自己的原则与底线,没有将“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牢记心中,而非要在在头上悬把“监督”或是“法律”的大刀才肯妥协。魏源说"以细行律身",我们不能糟践了社会的善意,在适当依靠外界压力强迫自己做出善行的同时,也要让自己学着尊重"善行",学着自省自律,如此方可保证“共享单车被损毁”“厕纸丢失”事件不再发生,方可重塑中华文明,方可树立中国新形象。(大邑评论员:余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