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写作业”是教育责任的混淆

 发表时间:2017-10-24来源:大邑文明网责任编辑:吴婕


最近网上流传一份“陪读家长”的特殊病历,说一位妈妈“陪儿子做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了,做了两个支架。想来想去命重要,作业什么的就顺其自然吧。”(10月23日《新京报》)

面对如山的作业和苦闷的孩子,很多家长都无法坦然面对。看不得孩子受一点儿苦,在爱心泛滥下,只得陪孩子一起去完成。陪孩子写作业可以减轻孩子的负担,但可能会让孩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忙碌的家长来说,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负担和煎熬呢?“陪作业”折射出教育的界限不明晰、素质教育不彻底。最好的教育当然是陪伴,但陪伴亦要有度。

家长关爱要有度。关爱孩子,陪他们一起成长,当然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这种关爱和陪伴并不意味着要家长做所有事。很多中青年家长们,上有老人赡养,下有子女要抚养,又正值工作打拼的黄金期,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已然不堪重负。如果再有如山作业需要处理,就如雪上加霜,从而打乱生活节奏。家长当然要关爱孩子,但并不是所有事都要亲力亲为。孩子弄不懂的作业一起去完成无可厚非,但那种每有作业必然一定完成、甚至是代写的家长,走进了子女教育的误区,是过度的关爱。

学校的教育要提质。能让家长陪读陪到病床上的作业,想必是非常繁重。如此多的作业有违素质教育的初衷,为学生减负就会变成一纸空文。学习成绩是升学率的保障,但通过让学生做大量作业来提升学习成绩的方式是机械式教学,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格格不入。这些作业不仅达不到提升成绩的目的,而且会成为家长的负担,也是学校教育失格的表现。学校应该通过提升教育质量来提升学习效率,而不能将这一责任推卸给家庭。

“陪写作业”混淆了教育责任。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阵地,二者都有相应的教育责任,但不能彼此混淆。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为主、知识教育为辅,而学校教育是以知识教育为主的全面性教育。我们既不赞成家庭对孩子学习的不管不顾,也不赞成教育子女时的越俎代庖。只有学校和家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在阳光下。(程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