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墓不该如此糟蹋

 发表时间:2018-11-28来源:责任编辑:

 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司马村,村民口耳相传村子西南角埋葬着唐代大诗人杜牧。据媒体报道,日前,由中国唐史学会和汾酒集团联合主办的“杜牧墓保护研讨会”在西安举办,当日下午,当专家学者和记者赶到杜牧墓遗址时,还是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这里只是一片残败荒凉的低洼菜地。虽然主办方在活动现场铺上了红地毯,挂上了条幅,可仍无法遮盖眼前的凄凉。 1128日《光明日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看到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想必稍有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些名篇出自唐朝诗人杜牧之手。诗人才华横溢,又体恤民力,他是一位在我们心目中极有分量的诗人。按说,该受到后人的尊重和爱戴。

   遗憾的是,杜牧墓变成了菜园子,荒凉破败,与他在文坛的名声极不相符。这不免让人痛心,一位穿越千百年名垂千古的文化大家,竟然身后如此凄凉,这是我们的无知,更是我们的失职。

    文物是珍贵的历史教材,尤其是这样一位重量级文化名人,他的遗址更具有教育意义。如果我们的孩子看到这幅光景,心里势必会产生疑惑,对我们口口声声尊重文化的说法也要产生质疑。透过历史看今天,通过榜样传承力量,而我们的失职,会让这种传承断代。

    由此推理,就连杜牧幕都避免不了遭受毁弃,那这世间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凄凉?建议各地文物保护部门赶紧动起手来,实地勘察散落在各处的文化遗迹,切实有效地保护这些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类财富,为后人留下一点追忆古人的念想。

    当然保护文物也不是盲目的。不能因为遭到苛责,相关部门就失了方寸,要查明真相,看看此处是不是真的杜牧墓,要以点带面,趁机打捞遗珠,负起该有的责任和文化担当,串起文化的脉。作为普通群众,也应该树立保护文物的理念,发现疑似文物,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别等文物毁弃了才想起来保护。

    这件事也反映出我们的群众文物保护观念不强的问题,“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文物不可糟蹋,大力做好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这是当下紧迫且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程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