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是国产电影的“清醒剂”
一两部诚意之作可以挽回一些颓势,但无法从根本上拯救电影市场,更不用说从高原走向高峰了。但实际情况是,一些电影人在高票房中“沉醉不知归路”,忽略了观众的观影感受,在追求票房效应中越走越远、越走越偏。
口碑远比票房重要。诚然,电影市场是个商业市场,盈利是生存的前提。然而,过度追求或迷信票房,就可能会停滞不前、不思进取。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电影票房已经够好,目的已经达到,何必再去精雕细琢,再去给自己找麻烦呢?殊不知,透支信任没有未来,口碑远比票房重要,观众才是衣食父母。国产电影享受喝彩,也要经得起批评。形势一片大好,并不意味着就是一帆风顺,也不全都是精品。享受得了喝彩,赚得盆满钵满,当然也要接受质疑。
有批评才能警醒。一针见血,赤裸吐槽,甚至是无情的批评,这会让人脸上挂不住,但震慑效果更好。原来我们的电影并不是完美无暇的,可以有更好的创意,剧情可以更精炼,人物设置可以更到位,台词可以更准确。批评之下,才能警醒。莺莺燕燕,载歌载舞,都是粉饰。
对你有期待,才会批评。心如死灰,才不管不问。我们对中国电影充满希望,都渴望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但缺乏诚意的电影一再出现,而且可能会席卷票房,这犹如中国电影的一剂毒药,并不会让其变得更好。观众“恨铁不成钢”,我们着急,所以才会吐槽批评。
国产电影要用好“批评”的反作用力。直面批评,正视批评,从批评中找差距,向优秀电影看齐,这应该是中国电影人的态度。所以,我们不妨多用批评这个武器,给他们压力,以倒逼中国电影人担起责任,多制作有诚意的精品力作,对观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电影人的职业追求应该更高洁,毕竟它是一门艺术。中国电影市场不能全靠引进电影支撑口碑,“解铃还需系铃人”,做大做强国产电影必须要有中国电影的参与,而且要成为中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的电影人要多一些高洁的追求,少一些急功近利的心态;多一些大局意识,少一些自私自利;多一些责任担当,少一些敷衍塞责。
所以,面对观众批评时,电影人要直面问题,认清我们所处的形势,将偏移的脚步拉回正确的轨道上来。(程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