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堰:一江春水贵如油

 发表时间:2017-03-22来源:今日大邑责任编辑:吴婕

阳春三月,漫步滨路河边。逶迤苍翠的锦屏山下,整修一新的三合堰又流淌着滚滚春水,一路向西、向南,去灌溉数十万亩良田沃土。

三合堰,在大邑县民口中俗称“新河”。何也?因为这是一条人工新开的河流,有别于县内出阝江、斜江这样的自然河流。

自汉至唐,从明到清,又至民国,大邑的万顷良田全靠民众在五大自然河流上垒埂筑堰、引流灌溉。虽说年年风调雨顺、万担归仓,但是每年春灌时节因水量不足而导致的争水纠纷,也是层出不穷。为了储水种稻,县内不得不将数以千亩良田改为“冬水田”,致使每年损失了小春一季上百万斤粮食的收成。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快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农业增产任务的完成,1954年10月,温江地区专员公署决定组织崇州、大邑、邛崃三地力量修筑一条长达37公里的堰渠。堰渠从崇州市公议乡泉水村取都江堰外江之水,灌溉崇、大、邛三地50余万亩良田。当年12月1日,建渠工程全面展开,三地13000多名民工齐齐上阵,在坦荡如砥的川西坝子上动土挖渠。大邑县出动民工1600多人,编为5个大队、12个中队,在上自干溪河下至王泗镇的地段热火朝天的开始了这一前无古人的水利设施建设。大邑地段上,还由苏联专家设计,架起了干溪河、斜江河、粗石河三座渡槽。

经过为期100余天的艰苦奋战,全靠锄挖担挑,大邑境内18.56公里的堰渠建成,并与上、下游贯通。1955年3月12日正式开渠放水,温江地区副专员在有5000余人参加的放水仪式上宣布:为彰显三县人民齐心合力做出的功绩,此堰渠正式命名为“三合堰”。

“三合堰”建成之后,贵如膏油的滔滔河水将三地25000多亩旱地变为了水田,将65000亩冬水田变为两季田,27000多亩缺水田得到灌溉,14000多亩农田免受洪水灾患,给三地带来了每年数以千万斤稻麦、油菜籽的丰收,同时也给农民兄弟们带来了和谐与社会的安定。

60余年过去了,当年参加筑堰的20来岁的民工,如今已入耄耋之年或已不在人世,但人们永远记得他们的功劳与苦绩!三合堰为民服务了半个多世纪,今岁又得到了较为彻底的维修,三座渡槽也得以拆除重建,它的清清流水,也将世代恩泽三地膏腴之地,给社会带来富足与安康!(蔡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