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的主导者还在于老师

 发表时间:2019-11-21来源:责任编辑:


高校思政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要入脑入心,对老师教学效果的考核不再仅仅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论文的优秀率,更是课上学生们的“抬头率”……千线万线的要求最终都落在了思政课教师这根“针”上。(11月19日《光明日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于老师的定位,唐朝韩愈的这句话,一直被奉为圭臬。思政课是关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的课程,对学生未来的人生轨迹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授课老师的选择就显得尤为关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授课老师起到课程的主导性,就会让学生随之互动,取得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

那么,该如何发挥老师的主导性?这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难题,不仅需要解决课程老师的选择,还需要迎合学生的品位。毕竟老师专业水准再高,学生不听课,还是没有什么用。换句话说,思政课要教出效果,需要一名专业老师去赢得学生的喜爱。否则就容易出现,思政课重视课程轻视育人,或者重视学生舍弃课程的情况。

因此,老师的主导性就表现在既教好课又教好学生。教好课,就是要有负起育人的担当,心中清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教好学生,就要同学生同频共振,立足时代发展的脉搏,引领他们走向振兴国家的价值观念上来。总之,老师一旦发挥好主导性,思政课就会有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是一堂有灵魂的有趣课程,学生们就会主动参与进来。

好的思政课,一定有好的老师,他满足学生精神世界发展的期待。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能走进学生的世界,从而把思政课只是内化为学生的修养、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