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道德:有一种回馈叫“桑梓情”
他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他也是一名收藏家,他叫程道德。多年以来,程教授先后助力了家乡建成状元博物馆、清代科举文化馆,举办“学人风范”展等,为弘扬地方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6年7月,程道德荣登“中国好人榜”。(中国文明网)
在古代,人们渴望衣锦还乡;而在今天,很多人在衣锦之后再难还乡。故乡将芜,何必不归?因为家乡太破落,城市建设、文化水平、文明程度等远远不达标。所以,很多人好不容易才从“泥潭”里走出来,怎么能够轻易回去?不仅是挥袖绝尘,而且不愿施以援手。
可这里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程道德。虽然和别人一样,同样是衣虽“锦绣”,可未曾还乡,但他却身在北大,心系故园。纵然阔别故乡50余载,却一直念念不忘家乡的养育之恩。“要为家乡做点事情”,这是他内心的呼唤。于是,他遵循内心的召唤,投身于故乡的文化建设事业,几乎将毕生的珍贵收藏悉数捐献。
从家乡来,回故乡去。感恩故乡是游子的本分。如果在外混得不好,也应该怀抱一颗感恩之心;如果功成名就,则更应该回馈桑梓,回归故乡。当然,这样的“回归”不是回去,而是指想方设法回报她。在这一方面,程道德就做得非常到位,甚至是做到了极致。
走得再远再久,莫失莫忘乡贤赤子情。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比较滞后,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远远落后东部发达地区一大截儿。而从这些地方走出去的“新乡贤”们,应该在家乡城市文明建设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不是道德绑架,而是一种倡导和呼吁。毕竟,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不能因为告别或远离而失去对故乡的眷恋。而且,扶贫攻坚路上需要这样的乡贤助力,要懂得为国家分忧,为故乡祈福。
像程道德一样,“要为家乡做点事情”,这是一种慷慨的回馈,也是维系乡愁的重要渠道。无论是教师,拥有高尚的文化水准;还是你是务工者,处在生活的底层,都不能丧失了对故乡的热情。一事一物总关情,一草一木皆是春,懂得回馈,积极感恩,纵然不能衣锦还乡又有何妨呢?(程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