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四成:人要有些“舍得精神”

 发表时间:2016-10-26来源:大邑文明网责任编辑:吴婕


2016年6月18日凌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一栋居民楼突然起火,69岁的魏四成是第一个发现火情的居民。此时,大多数居民都已入眠,再耽搁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危急时刻,魏四成挺身而出,挨家挨户叫醒了居民楼里的住户,协助大家一起逃生。最后,全楼的居民都获救了,魏四成却在救人过程中身受重伤。8月7日,魏四成因抢救无效不幸离世。2016年7月,魏四成荣登“中国好人榜”。(10月25日 中国文明网)

魏四成是一个有大德的人。在火灾面前,他没有退缩,反而是挺身而出,舍弃了生命,救起街坊四邻。如果没有舍得的精神,他就不会有这样的义举,就会把自己抛弃在火海里,当然人们也不会敬仰他、怀念他、向他学习。

因为“舍得”,所以成就了他的大德。一般而言,人命最值钱,如果命没了,什么都没了,所以人们最珍爱的东西莫过于生命。然而,有些东西可能比生命更珍贵。比如说忠诚、信仰、无私等价值,而于魏四成而言,他可能并不觉得“舍得”难为,因为他平时就是这样的人。无私的付出,无私的奉献,无私的为他人作嫁衣。但人们敬重的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舍得”。日积月累,终于在一次火海救援中释放最亮眼的真善美。

“舍得”是一种道德。官员舍得,才能成为公仆,因为他心无杂念,一心为公;教师舍得,才能敬畏三尺讲台,才能一心育桃李;普通人舍得,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人人无私,人人奉献,社会才美。所以,舍得是一种道德,是公共利益维护的前提。就像权利让渡一样,我们与国家签订了“契约”,牺牲个人的小利益,却让国家获得了更大的力量来办大事,从而推进社会文明进程。

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要牺牲性命,但至少要心怀一丝无私的精神。魏四成无私,所以他才无畏,才被人铭记。实现道德的方式有很多,我们不必过度追求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小善处亦有小美,心底无私天地宽。有无私的精神,这个世界才没有那么多争吵和利益纷争,人们才会换位思考,才能感悟别人的不易。

人要有些“舍得精神”。舍得的人最美,舍得的天空最明亮,舍得的世界最和谐。愿你我的小舍得,成就美丽的大世界。( 程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