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家访记

 发表时间:2016-09-23来源:今日大邑责任编辑:吴婕

每年开学,老师们便忙碌起来——走家访。放学了,走到东家,热腾腾的茶水奉上了;走到西家,温暖的大手留你晚饭。看着一张张亲切的笑脸,往事涌上了我的心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刚刚走上教坛,在一所山村小学任教。彼时,村民的生活很拮据,教师的家访任务之一就是动员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一个初秋的早上,我走进教室,发现那个忧郁的小男孩的座位又空着了,我心里不禁“咯噔”一下。

放学了,我踩着一条不知走了多少遍的乡村石子路,朝他家走去。刚走到门口,便见那孩子坐在门槛上,耷拉着脑袋,他看见了我,立即站起来,扶着门框,眼眶里扑闪着泪花。我轻轻摸着他的头:“男子汉,勇敢些,别哭!”没想到,孩子竟委屈地嚎啕大哭起来。他爸爸闻声赶了出来,见是我,拘谨地搓着双手:“老师,实在没有办法呀!”“我不是来收费的,让孩子明天去读书吧!”“没交钱怎么读书啊?上学期就没有交了,怎么好意思呢?算了吧!”我知道他父亲是个憨厚的人,一定顾虑着上学期的费用没有交,怕这学期加起来就更多了。我看见院里放着一些刚收起来的红薯,便征求他的意见:“您看这样好不好,把这些红薯卖给我,不就可以交学费了吗?”老实巴交的父亲信以为真,高兴地忙着给我装红薯。就这样,我背着一大袋红薯,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回到了学校。

有一年“六一”儿童节,我教的班级里一个女孩被评为县级“三好生”,对山里人来说,那是多高的荣耀啊。按照学校的惯例,得由老师亲自送孩子回家报喜,并为她戴上大红花。当孩子母亲用满是裂纹的双手接过那金灿灿的奖状时,沧桑的脸上写满了喜悦和激动,她不停地说:“谢谢老师,快坐,口渴了吧,我去烧开水!”不大功夫,只见妈妈端出碗来,热气直冒。我赶紧接过来,竟是两个荷包蛋!我不知说什么好。“来,没什么可感谢的,喝点开水。”淳朴的笑容里饱含的热情让我无法拒绝,那碗荷包蛋的香,我回味至今。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回想起来,那时的家访不知穿破了多少双雨靴,踏破了多少家门槛。日子虽然苦了些,可内心是充实快乐的。就是这份沉甸甸的牵挂,让我至今留恋于三尺讲台,稳稳当当一路前行,心灵明澈、步履稳重!(王玉梅